預約查詢
線上預約
我們一天三餐的食物都經腸道消化、吸收和排走。大腸的負荷真的不輕。要保
持腸道健康, 「良好飲食習慣」和 「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」兩者相輔相成、缺
一不可。
我…需要照大腸鏡嗎?
腸癌是香港第二號殺手。如果你年屆五十,或身體出現以下任何情況,請主動
向醫生查詢你是否需要作一次「大腸鏡檢查」。
• 近期大便習慣改變 (經常便秘 / 肚瀉)
• 糞便持續帶血或黏液
• 腹部有腫塊
• 持續腹痛
• 原因不明之貧血
• 患有慢性腸炎
• 近親患有大腸癌
何謂大腸鏡檢查?
「大腸鏡檢查」,全名「大腸內視鏡檢查」,是能夠實際診視大腸內部的方法
。「大腸鏡檢查」所用的光導纖維管是一條柔軟、細小的管子,管道前端設有
微形攝錄機。這個微形攝錄機會直接將拍攝到的腸道影像傳送到電視螢幕上,
讓醫生可觀察到腸內的各種病變。
胃鏡檢查能清楚的看出上消化道之疾病,如食道炎、胃炎、食道潰瘍、胃潰瘍、十二指腸潰瘍、胃息肉、食道癌或胃癌等,其診斷效果十分可靠。胃鏡亦可為患者進行治療,如息肉切除、內視鏡止血、擴張及放置支架等。
胃鏡檢查的全名為「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」,醫生會利用一條直徑約一公分、前端裝有內視鏡的導光纖維管,由口腔伸入病人的食道 → 胃 → 十二指腸。藉內視鏡的鏡頭和光源器,醫生可在電視螢光幕觀察上消化道內各部位的健康狀況。
1.
檢查:
檢查消化道黏膜的狀況和病變
・是否出血?
・是否發炎、潰瘍?
・是否有息肉、癌腫瘤?
活組織檢取化驗
・幽門螺旋菌快速測試 (CLO test)
・癌細胞化驗
2.
治療:
・切除息肉、腫瘤
・即時止血
・擴張及放置支架
事前準備
・病人需於胃鏡檢查前至少8小時要禁食、禁水,因為食物在胃中易影響醫生的診斷,並且易促發受檢者噁心嘔吐。
・病人需除去假牙、身上飾物及金屬物品,以免影響檢查過程。
胃鏡過程
・先換上寬鬆衣物,側臥在床上,雙腿微曲。醫生會為病人進行喉嚨局部噴霧麻醉、鎮靜劑注射或監察麻醉,使病人在一個無痛、舒適的狀態下檢查。整個過程均會由護士密切監察病人的心跳、血壓、血含氧量等維生指標。
・醫生會把胃鏡由病人口部通過食道再進入胃部,此時病人應全身放鬆,稍作吞嚥動作,使胃鏡順利進入。當醫生在做診斷期時,請不要做吞嚥動作,而應改由鼻子吸氣、口中緩緩吐氣。
・檢查時,醫生會根據需要在胃部打入少量空氣或二氧化碳,以擴張胃壁內的摺疊位,清楚觀察所有位置。有些人會因空氣進入胃中而感覺脹氣、噁心,此等感覺均屬正常。
事後護理
・病人應臥床休息一至三小時,待麻醉藥和鎮靜劑反應過後才離開。離開診所時最好有家人或朋友陪同。當天必須避免駕駛、操作重型機械,簽法律文件等。
・檢查後2小時內請勿進食。
・有些病人會有腹部脹迫感之情況,氣體被排放後會逐漸好轉。
・有些病人會有短暫的喉嚨痛,通常一至兩天便可以自然康復。
胃鏡風險
胃鏡檢查可能會弄損或刺穿食道、胃或腸,引致出血和感染,並有機會出現心肺併發症和藥物敏感等問題。病人應先與醫生了解詳情才決定接受檢查。胃鏡引致刺穿胃或腸的機會率為一萬份之一, 心肺併發症的機會率為一萬份之一。
常見問題
1.
照胃鏡會痛嗎?
不會。醫生會按照病人需要進行不同程度的麻醉,包括: 在喉嚨噴上麻醉藥、靜脈注射鎮靜劑或由麻醉科醫生進行較深層的監察麻醉。病人經麻醉後,痛感神經會暫時被阻斷傳導,所以照胃鏡一般不會感到痛楚。
2.
胃鏡檢查中,幽門螺旋菌快速測試 (CLO test) 有何作用 ?
幽門螺旋菌快速測試 (CLO test) 可測試病人胃部是否受幽門螺旋菌感染。醫生會把病人胃的小部份組織放入幽門螺旋菌快速測試劑中 (CLO test) ,並觀察其顏色變化。約小時後,若試劑由黃色變成紅色,則表示病人胃內被幽門螺旋菌感染。注意,試劑的反應時間決定於細菌量之多寡,因此有些病人會一天後才觀察到變色。
幽門螺桿菌
(Helicobacter pylori) 可引致多種胃病,如胃痛、胃氣、胃炎、胃酸倒流、胃潰瘍、十二指腸潰瘍等。而嚴重者更有可能患上胃癌。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 (WHO) 將幽門螺桿菌定為 éⅠ類致癌原û。根據香港大學醫學院曾作出的統計,香港約有一半人曾經感染上此種細菌。